維生素D3可透過陽光照射人體時產生,故又被稱為陽光維他命。生活在充滿陽光日照的亞熱帶台灣地區,大家都不太相信會有維生素D3不足的問題,但早期農業社會外出務農就會曬到陽光,反觀現代人多處在室內,尚且熱衷美白,因此造就現代人多半維生素D3濃度不足的情形,國內孕媽咪在首次產檢抽血時,更是約有一半以上的孕媽咪,體內維生素D3的含量明顯太低或不足。
維生素D3不足,對懷孕的影響
對孕婦來說,若想努力維持身體含有足量的維生素D3,則每日的攝取量均需400國際單位(IU)以上,相當於每天在中午時穿著短袖短褲日曬約1.5小時。早上、傍晚的陽光紫外線沒有那麼多,而D3必須仰賴陽光紫外線照射皮膚以便於體內自行生成。
2013年,國健局曾針對國內約2500位懷孕女性調查,結果約有三分之二的孕婦抽血驗出體內維生素D3含量不足,對於這些孕婦來說,接觸陽光的時間就需要更久一點!舉例來說, D3已小於30ng/mL以下,則必須穿著比基尼每天至少曬達5小時以上的時間才夠,但這對一般人來說太難達成,更何況是孕婦。因此,有必要仰賴額外的補充。
如果是維生素D3充足者(抽血檢驗濃度30ng/mL以上),透過孕婦維他命也可補充至每日必要吸收量(400 IU);而維生素D3不足者。那就表示有很長一段時間缺乏維生素了,因此這樣的孕媽咪,就有必要每日補充約達2000 IU,一般經補充三個月,多半就可改善,並達到標準值。
為什麼維生素D3很重要呢?就新生兒來說,維生素D3不足,引發敗血症的機率特別高。孕婦維生素D3不足,則早產、嬰兒體重不足、妊娠毒血症、妊娠糖尿病等狀況比例,也都會明顯增加。英國內科醫學會的研究期刊就曾經指出,懷孕期間體內D3不足,則上述疾病發生率約可增加五到八成,胎兒亦可能有58%發生早產及52%胎兒過小的機率。
另外,哈佛大學的醫學研究報告亦曾指出,孕婦血中D3不足者,未來子女發生多發性硬化症、骨骼肌肉、腦部、組織器官發育異常比例,也會比常人高出許多。多發性硬化症發生因素與腦神經細胞有關,維生素D3除了對鈣磷代謝及免疫調控有很大的影響外,其實也會影響腦神經細胞的發育。假使已罹患多發性硬化症再尋求醫師治療,問題通常非常棘手,故醫師均鄭重呼籲「預防應重於治療」。
再者,寶寶身上維生素不足的話,對抗感染的能力也會下降。包括像是體內的巨嗜細胞、淋巴球細胞在功能上都會受到影響,有的甚至因此而造成糖尿病、心臟病。小兒科醫師建議,等寶寶出生後,亦可考慮予嬰兒適當的補充。由於嬰兒以奶水為主食,故可就奶水中來添加醫師建議的劑量做預防,有的甚至也可塗在媽咪乳頭上,讓寶寶經吸吮達到補充的效果。小兒維生素D3補充液的選擇及使用,建議可與小兒科醫師諮詢討論。
懷孕補充維生素D3的最佳時機
通常孕婦在第一次產檢抽血的時候,即可順便自費要求加驗血中的骨化二醇濃度是否正常,如果確實不足,那就可以即時補充。
維生素D3的補充劑,並不一定就是價錢愈貴愈好,因為D3的來源、品管都很重要,且吸收力因人而異,故在補充D3約三個月後,醫師也會建議再做一次抽血檢測,以確定是否補足。當然,如果平時能有充足日曬機會,媽咪也不妨多多親近戶外陽光,讓自己和寶貝更健康喔!
宜兒樂‧育子園,媽媽寶寶的樂園!
◎文章出處、照片提供/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.475
◎採訪撰文/郁筱惠
◎諮詢/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暨產科病房主任 黃建霈